
僵化苗幼苗出土4天后,子葉墨綠色、葉緣下卷、莖稈短、生長滯緩,大多是由肥多水少、土質過黏或施用未腐熟的糞肥等引起。
預防措施:播前澆透水,滿足苗期水分需求;黏土應拌入細沙,深翻曝曬;噴水或噴施葉面肥促進生長。矮化苗幼苗矮小,葉片小、色澤淺而無光,節間過密,莖稈硬化且細,根系發育不良、黃褐色。苗床土質不好、水分不足,尤其是缺水、溫度低、缺肥時易發生。
預防措施:①選擇土壤肥沃、透水、透氣、物理性質好的壤土地或沙壤土地做苗床,營養土要與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按6:4的比例混合,并加入適量草木灰。同時,要供應充足水分,種子吸足水后再播種,土壤相對濕度保持在70%~80%為宜。②保持幼苗發芽所需溫度,一般白天在22℃~25℃較好,夜間則保持在12℃~18℃。
徒長苗溫度過高、光照不足,陰雨天多或草苫晚揭早蓋,基肥或營養土中氮肥過多、水分過多、密度過大等都是造成徒長苗的多種原因。
預防措施:①溫度高于30℃時要放風,溫度低于20℃可關閉放風口。同時,夜溫不能太高,一般掌握前半夜14℃~16℃,后半夜10℃~14℃為宜。②增加光照,草苫早揭晚蓋,在棚室中增加反光膜。③適當噴灑25~50毫克/升多效唑溶液控制生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