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搞好肥水管理
在實際生產中,有相當一部分果農不夠重視秋施基肥,常少施,有的甚至不施。這樣易造成樹體貯藏養分的不足,而春季梨樹萌芽、開花以及新梢生長又需要消耗大量的養分。因此,必須強調在春季梨樹萌芽前不失時機地追施花前肥,來彌補樹體貯藏養分的不足,滿足春季梨樹對養分的需求,從而提高花芽質量和坐果率,為當年豐產穩產打下良好的基礎。在秋施基肥的基礎上,春季追肥以氮肥為主,盛果期每株施0.3~2
2 花前復剪
對梨樹進行花前復剪是梨樹春季管理中的一項重要的技術措施,可有效地調節和克服梨樹的大小年。對小年樹,要盡量保留花枝,對無花枝視實際需要進行回縮或疏除;對大年樹,要疏除病蟲枝及適量的老弱枝、交叉枝、重疊枝,回縮留花芽量大的枝。既調節留花量,又可調整枝條分布,使之更趨于合理,利于樹體的通風透光。
3花果管理
3.1 疏花蔬果
進行合理的疏花蔬果不僅可以調節生長與結果的關系,而且可以集中養分,減少消耗,提高坐果率,增進果實整齊度,顯著提高果實商品品質。遲疏不如早疏,疏果不如疏花,疏花不如疏花芽。疏蕾在花序分離初期即可進行,疏去弱蕾。疏花,初花期的花一般都是好花,應全部留用,以后再陸續選留花序挺直、花瓣厚而大的花。要疏去早花、晚花及中心花,一個花序應保留3~5朵小花。就整個樹體而言,花的總體分布是樹冠外部、中部多留,內膛少留;強枝多留,弱枝少留。疏蕾疏花應保持負載量的120%~130%的留花量。疏果宜早,這樣可以促進果實細胞分裂,增加細胞數量,產生大果,并且利于新梢生長。否則,會影響幼果的發育和花芽的孕育,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。方法是:依據果型大小,按葉果比20~45∶1留果,若按距離留果,一般20~25厘米留1個果。通常每個果臺留1個果,強枝可留2個果。疏果時,因果實太小很難辨認出好壞,要慎重對待,可陸續進行。疏果于花后7天開始,花后30天前結束。
3.2 人工授粉
人工輔助授粉是提高坐果率的一項重要措施,采集花粉可結合疏花進行。授粉前可用滑石粉、玉米粉等作填充劑,將花粉稀釋5~10倍,于主栽品種盛花初期開始點授。工具可用帶橡皮的鉛筆,將橡皮沾上花粉點于花朵柱頭即可,沾1次花粉,可點授4~5朵小花。如果采用花粉加水用噴霧器噴灑的方法進行授粉,配制比例為:水
3.3 植物生長調節劑及礦質元素應用
落花落果的直接原因是果柄離層的形成,離層形成與內源激素不足有關。及時地噴施生長調節劑,可防止果柄離層產生,減少落果,提高坐果率。在盛花期前可噴施0.3%的硼砂,幼果期噴赤霉素30毫克/公斤,新梢生長期可噴比久200 毫克/公斤促進新梢加粗生長。
4 病蟲害防治
4.1 刮治枝干病害
3月初,刮去枝干病皮、翹皮、粗皮,并涂康必清等原液,防治輪紋病、腐爛病。
4.2 萌芽前病蟲防治
春季在梨樹萌芽前(3月中下旬),要全園噴施1次3~5°波美度石硫合劑,同時加噴殺蟲劑如殺滅菊酯2 000倍液,可以起到除菌和兼治越冬的介殼蟲卵、紅蜘蛛、梨蚜以及早期出蟄的梨木虱等害蟲的作用。
4.3 花序分離至小球期病蟲防治
花序分離至小球期,噴藥防治梨木虱、黃粉蟲、梨蚜等,藥劑用0.3~0.5°Bé石硫合劑、2.5%敵殺死乳油1 500~2 000倍液等。
4.4花瓣脫落期病蟲防治
當有80%的花瓣脫落時,噴布殺蟲殺菌劑來防治梨黑星病、黑斑病、梨木虱、梨圓蚧等病蟲。藥劑用10%吡蟲啉1 500倍液、2.5%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、菌毒清600倍液等。
4.5套裝前病蟲防治
套袋前噴施1次殺蟲殺菌劑,防治輪紋病、黑星病、梨蚜、梨圓蚧等病蟲。藥劑有70%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、80%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~800倍液、1.8%阿維菌素乳油3 000倍液、10%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000~1 500倍液、2.5%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等。